《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文章來源:四九八網絡發布時間:2025-08-06 08:59:30熱度:955新修訂的《反洗錢法》于 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據反洗錢網獲悉,為落實《反洗錢法》有關要求,有效應對反洗錢國際評估,規范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行為,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起草了《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相較于舊規,此次修訂聚焦風險為本的監管導向,對客戶盡職調查流程、受益所有人識別、跨境交易監控等提出更高標準。
《管理辦法》要求金融機構根據客戶風險等級動態調整盡職調查措施,明確對高風險客戶需采取強化盡職調查(如資金來源審查、交易監測升級),而對低風險客戶可簡化流程。《管理辦法》系統規定法人/非法人組織受益所有人的識別標準,要求穿透至實際控制人或最終受益人。
針對支付相關業務,非銀行支付機構以開立支付賬戶等方式與客戶建立業務關系,以及向客戶出售記名預付卡或者一次性出售不記名預付卡人民幣1萬元以上的業務時,應當開展客戶盡職調查,并登記客戶身份基本信息,留存客戶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復印件或者影印件。
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為特約商戶提供收單服務,應當對特約商戶開展客戶盡職調查,并登記特約商戶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身份基本信息,留存特約商戶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有效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的復印件或者影印件。
針對跨境匯兌業務,新規要求金融機構完整傳遞匯款人信息,對單筆超5000元人民幣的境外匯款必須核實客戶身份。同時建立"黑名單"響應機制,要求金融機構即時對反洗錢特別預防名單主體采取管控措施。
《管理辦法》明確客戶身份資料與交易記錄最短保存期限為業務關系結束后10年。這一規定強化了金融機構的合規責任,確保反洗錢調查和案件追溯的連續性。
原創作者:四九八科技。禁止轉載,本文鏈接:

您關注的城市合伙人案例

查看更多成功案例
云收單
10年老牌支付專家
新大陸旗下成員企業
400-0591-498
|最新文章
|聚合支付的使用場景
- 餐飲
- 超市
- 酒店
- KTV
|熱門關注